当前位置: 首页 >> 校企合作 >> 正文

委托实训、合作育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12-02 [浏览次数]: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院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我院不断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2010年4月25日,由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省内外4家化工类高职、中职院校和吉林石化等50家规模化工企业,联合组建了吉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是职教集团核心成员单位,2010年4月26日我院与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为了深度推进校企合作,2013年8月30日我院与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协商,达成我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到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培训中心(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管理)进行委托实训、合作育人协议。                 

一、委托实训、合作育人项目内容                 

1、培训内容:焊接技能强化训练                 

2、培训对象及人数: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高级班73人,中级班62人。                 

3、培训时间:                 

大三年级:高级班一个月(20个工作日)。大二年级:中级班一个月(20个工作日),分批进行培训。                 

4、培训地点:                 

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培训中心                 

5、培训形式:                 

委托培养,实训操作                 

6、培训教师:                 

甲方(学院)派2名教师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乙方(培训中心)每班派3名实训指导教师传授操作技能。                 

7、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2个月,即从 2013年 9月1日至 2013年11月1日。                 

二、合作企业的实训条件                 

1、强大的师资力量,保障了高水平培训的教学资源                 

 

指导教师郑秋林   

指导教师高振杰   

 

培训中心拥有很强技术能力、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培训管理人员11人、教师、教练17人,高级技师7人(其中集团公司技能专家3人、地区技能专家2人)、技师8人。高级工程师1人、企业培训师4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9名、兼职教师106  名。   

2、先进的培训设施,奠定了高层次培训的坚实基础          

培训中心由焊接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基地两部分组成。          

(1)焊接实训基地          

建有教学楼一栋,面积1958m2,设有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可容纳70人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普通教室2个,每个教室能容纳40人,多媒体教室1个、配备40台电脑,能进行AUTOCAD等各类应用软件培训。          

1号焊接车间面积1165m2为标准考试比赛场地,设有30个标准焊位,配备直流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铝焊机,设有发件室、学员休息区、监控室、评件室、气体室、卫生间,有完善的排风、取暖系统,具备完全封闭考试条件,可同时进行30人考试、比赛、培训。          

2号焊接车间908m2为焊工培训车间,设有30个标准焊位,用于日常员工培训使用,可同时进行60人培训。        

 

2号焊工培训车间   

3号综合培训车间。   

(2)仿真实训基地       

仿真实训基地,占地近12000m2,建有72m×6m×6m各种形式的管廊、钢结一座;传动设备13台;塔、罐、反应器、换热器等静止设备5台;各类型储罐排版缩放展示件4套;不同材质、规格、支架形式、阀门、管件的管线多条;搭设多座各类标准脚手架;培训机具设备300多台套。仿真实训基地设有现场实际操作综合培训、钳工手工技能培训、起重工实用技术推广、管件样品展示技能竞赛获奖作品展示等六个培训功能区。     

 

仿真实训基地   

3、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   

 

 

2010年十一月国务院农民工督察组到基地视察吉林化建培训情况,并为实训基地题字“加强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同享企业改革成果”,2012年二月全国总工会服务职工工作组走进实训基地,对公司实训基地高度评价,并题字“培养新时代产业大军”,2012基地被吉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为“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省级考试机构”,2012获得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称号       

三、委托实训、合作育人实施过程       

1、实训形式       

实训主要采用传统贴身式教学,即师傅带徒弟形式。学生到企业培训中心实训,学校配备两名教师负责学生管理,企业按培训标准给学生配备高水平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指导6-8名学生,指导学生技能操作训练、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故障处理和安全管理等。       

焊接指导教师高振杰讲授行业标准

2、实训实施       

(1)校企签订合作协议,校方为企业提供学生实训保险证明、学生人数、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实训项目及要求;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设备、指导教师、项目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       

(2)学生进入企业后首先进行安全教育,参观实训场地,熟悉实训环境,了解企业文化。       

(3)实训具体实施步骤       

①实训前安全教育;       

②分配工位,工位检查、(检查不安全因素、设备及使用工具);       

③分配焊接用品、焊接材料;       

④教练安排当日实训项目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⑤教练针对实训项目讲解、演示、现场指导;       

⑥学生实际操作;       

⑦当日项目考核;       

⑧实训结束现场卫生清理、设备检查与维护、使用工具清查;     

⑨实训项目最终考核。学生在进行管学生在进行管         

 

学生在进行垂直固定手工电弧

 

学生在进行水平固定氩弧焊训练

 

 

郑秋林指导教师现场演示

 

李猛指导教师现场总结

 

3、考核评价       

实训采取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每天对学生按企业员工培训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项目结束对学生的焊接作品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评价。       

四、委托实训、合作育人收到的效果       

1、成立专家委员会,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根据焊接岗位对焊接知识及焊接技能                   

的要求开发了基于工作课程体系,编写了《压力容器的焊条电弧焊》、《压力容器的焊接检验》、《压力容器的放样与下料》三本特色教材,书稿已经完成,等待出版。                   

2、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学生笔记

 

学生课堂作业

 

    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经过20天焊接技能强化训练,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60%的学生专项技能达到焊接高级工水平,由于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训,感受企业文化,学生安全、质量、责任、环保、团队协作等职业意识明显增强,缩短了就业时适应企业的时间。                           

3、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聘请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6名专家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其中兼职教师高振杰、郑秋林是高级技师、中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明显提高,其中我院教师鲁海龙、边朝顺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考取了化工维修焊工高级考评员证书。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师近年来先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在研课题5个,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4篇。       

4、提高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师先后到中化吉林长山化工有限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并完成企业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五、委托实训、合作育人存在的问题       

由于完全按照企业员工培训标准、化工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标准要求实施培训,实训耗材量很大,运行成本高,每名学生平均每天消耗各种材料费用在140元左右,一个月的实训下来,需要2800元,而焊接专业每年的学费标准仅4200元。由于处于项目建设期,得到了中国石油吉林化建和东北炼化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学校仅象征性支付少量费用。今后大面积推广,需要探索解决成本的有效途径。